《以短视频品非遗之味》
发布时间:2020-11-29 浏览次数:



擦出火花的非遗短视频


在过去,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,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很小,逐渐走向式微。而近年来,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凭借其传播快、受众广的特点快速发展。这让非遗传承人们看到了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的新机会——短视频平台

让我们来看一组大数据。

为了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焕生机与活力,抖音、快手等知名短视频平台开展了非遗带头人计划,助力非遗传承。

图片  

今天,就跟随我们的脚步,去欣赏一些值得我们点赞收藏的非遗传承人们吧


图片    


你好,非遗


01

图片        

铁画大师储铁艺

——用千锤百炼锻造万种风情


图片  


NO.1 走进铁画

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,盛行于北宋。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。芜湖铁画始创于明末清初民间艺人汤天池,发扬光大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杰出铁画艺术家储炎庆。


铁画,原名“铁花”,安徽芜湖特产,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,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。铁画吸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及金银首饰、剪纸、雕塑等工艺技法,以低碳钢作原料,以铁为墨,以锤作笔,经过出稿、剪、砸、烧打、上漆蜡、上框等工序和“打活”、“钻活”等工艺,精致成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虫鱼、飞禽、走兽等各种艺术品。它采用中国画章法,黑白对比,虚实结合,另有一番情趣。

NO.2 欣赏

图片  


02

图片        

油纸伞大师闻士善

——在发展中创新,将油纸伞留在中国

图片  


NO.1 走进油纸伞

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,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,亦传至亚洲各地如朝鲜、越南、泰国、日本等地,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。

NO.2 遇见闻士善

闻士善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,家住浙江富阳导岭村,这里曾经是一个制伞的大村,周围村落也有不少的制伞大户,而他的父亲正是当地有名的制伞匠人。成年后的闻士善,捡起了父亲的老行当。在2018年前,闻士善制作的高端油纸伞一直处于墙内开花墙外红的尴尬境地——外贸订单不断,国内消费者却鲜有问津。


随着非遗与互联网擦出火花,如今的闻士善成为了一名新网红,活跃在抖音平台上的他拥有超过86万的粉丝,通过直播带货,他还完成了“把油纸伞留在国内”的心愿。

NO.3 欣赏
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

滑动查看更多

图片      

03

图片        

萧占行面塑

——一团面捏出中国神话故事

图片  

NO.1 走进面塑

面塑,艺术俗称面花、礼馍、花糕、捏面人。它是用面粉、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,是在中国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这种手艺流传至今已三百多年的历史,自汉、唐以来,一直以民间玩具的形式流传,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手工艺品。

NO.2 遇见萧占行

萧占行:北京人,江湖中人称“面人萧”。


萧大师擅长古典人物,尤其是关公、达摩、钟馗、水浒三国人物等,无不神采奕奕、栩栩如生。他年复一年的,用指尖揉、捏、搓出无数的精彩,以匠人的精神,把一种工艺做到了极致,占据了三百六十行的一行之先。

NO.3 欣赏
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

滑动查看更多图片

图片    


04

图片        

绒花簪娘慕容意

——做出“东方永生花”

图片  

NO.1 走进绒花

南京绒花谐音“荣华”,相传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。清康熙、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。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世界青年大会上,南京绒花荣膺组委会荣誉大奖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。

NO.2 现状

随着近年来汉服文化的兴盛浪潮,制作绒花这门古老的手艺也得到了传承。随着一大批“90后簪娘”的出现,古时的帝王贡品也得以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

如今,不少绒花的非遗继承人在抖音、微博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开通了自己的账号。在宣传这项“东方永生花”技艺时,还录制了基础入门的教学视频供爱好者们学习。

NO.3 欣赏

图片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
图片  









图片  

携手非遗,共进新时代

随着当今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化,我们很少能静下心来看一部关于非遗文化的纪录片,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。正因为短视频符合了当下人们信息获取碎片化的特点,人们更愿意通过短视频,在几分钟内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,感受民间手艺人的工匠精神。


短视频成为互联网时代连接我们和非遗民间艺人的一座桥梁,缩短了手艺人和潜在传承人之间的距离,也为这些埋头专注手艺的匠人打开了通往市场的大门。


对于非遗民间艺人在短视频平台的活跃与发展,窦文涛在《圆桌派》中说,“观看就改变了观看的结果”。当知道几英寸的屏幕那头正有人关注着自己,当收到一个又一个相隔千里的“用户观看反馈”,非遗传承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有了更多的信心。让我们给非遗传承人们一些关注,告诉他们“我们看见了”


其实,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一项项高不可攀的技艺,传承人们只是在时代洪流中保持了它们的微弱星火,真正能将其发扬光大的人,是屏幕前千千万万的观众。


我们是爱好者,更是传承人